13个只有高敏感人群才懂的烦恼
来源:简单心理Uni    时间:2023-05-14 10:07:10

本文字数3300+|阅读预计需要8min


(相关资料图)

心理短片精选bot 嗨~这里是简单心理Uni「心理短片精选bot」栏目。 我们将搜集全球各地与心理相关的短片,以图文解析的形式与你分享,用一种轻松的视角带你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方方面面。 分享重点: 1.高敏感人群才懂的13个烦恼 2.高敏感人群,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感?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深度思考者吗? 你觉得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要比别人更强烈吗? 如果是的话, 那么你可能属于高敏感人群(Highly Sensitive Person)。 这意味着你天生就比别人更倾向于处理和感知更深层次的信息,你也更有可能是一个共情能力强、并且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空气中细微的信号的人。 然而, 这样的能力也会带来一些不便,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总结了13个只有高敏感人群才能理解的烦恼。 高敏感人群才懂的13个烦恼 1.如果没 有睡饱觉,就无法“正常运行” 你有没有觉得,当你没有睡好的时候,你就无法好好地过这一天? 几乎每个人在睡眠不足的时候都会感到身体不舒服。 但和正常人相比,高敏感人群可能会比别人更容易生气、眩晕和不安。这是因为,高敏感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的“高耗能”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睡眠来维持生活的运转。 2.无法容忍大量噪音 你会想去参加派对、音乐节,或是去人满为患的酒吧观看一场心仪的球赛吗? 这些提议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有趣的选择,但是高敏感人士对它们完全不感冒, 甚至会因为大量的噪音而感到崩溃。 3.常常感到精疲力尽 你是否常常会被评价为是一个共情能力强的人?(尽管你知道,这对你来说是一种负担) 高敏感人群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共情能力, 是因为他们通常能比其他人感知到更深更强烈的情感,所以频繁地接受和回应他人的情感对他们来说是很消耗能量的。 4.容易小题大做 你的朋友有没有惊叹过你对形势的精确判断? 这是因为对于那些社交场合中一般人容易忽视的线索,高敏感人群往往更能注意到它们: 高敏感人群通常擅于分析他人的语气,并察觉那些非言语的暗示。 不过,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过度分析事情,因此容易小题大做。 5.容易受到暴力刺激 你能接受那些带有大量血腥和暴力场景的电影吗? 高敏感人群给出的答案通常是——不。 这是因为高敏感人群对于暴力和残忍的行为有着强烈的本能反应。 即便他们知道电影里的都是假的,但是这些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还是会令他们感到强烈的不适。 6.很难“向前看” 你会觉得几个月之前的分手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令人难受吗?几年前的背叛是否到现在还刻骨铭心? 高敏感人群通常很难放手,那些情感上受到的伤害,无论是被侮辱,还是分手的感受,总是会一直跟着他们。 7.不适应改变 你在新地方吃饭,或者做一些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事情的时候,会焦虑吗? 好不容易习惯的日程安排,如果突然需要改变,你会不会感到很不适应? 高敏感人群在新环境中摸索时,通常都会觉得费劲。 8.不善于应对批评 当你完成工作以后,别人和你反馈,“这和我想要的不一样”,你会感到受伤吗? 高敏感人群往往表现得情绪化、容易心软,这意味着他们需要被更细心地对待。有时候,尽管别人的出发点是好的, 但是批评他们、对他们大声讲话、或是因为任何事对他们不满,还是会把他们伤得很深。 9.在高压下表现不好 你是否听别人说过“压力能让我做得更好”?但你知道,你做不到这样。 通常来说,紧逼的截止日期和类似的事件压力只会让高敏感人群感到极度焦虑: 他们讨厌急着做某事或是同时做好多事,他们更希望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,并专注地投入到他们正在做的那一件事中。 10.容易被打破底线 如果你的朋友很失落,或者在真诚地寻求帮助,你会尽可能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吗? 高敏感人群比大多数人更有情感意识,所以他们会更快地对某人的情况感到深深的同情。 因此,为了让别人开心,他们常常会同意做那些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。 11.总是给自己最严苛的批评 在睡不着的时候,你是不是容易回想起这周犯的一个小错误? 高度敏感的人,很难面对自己的失败。他们会对每一个错误感到自责,并给自己设立高到难以想象的目标。 12.对独处的需求很高 你有没有经历过告诉别人自己需要一个人静一会,但他们仍不走开或是继续不停地给你发消息? 高敏感人群不能和其他人长时间地待在一起,这对他们来说常常是难以忍受的。 这是因为他们处理信息的层次太深了,他们需要时间休息,并从他们消耗的精神和情感能量中恢复过来。 13.常常被误解 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被身边的人误解了? 这是因为人群中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是高敏感人群,所以其他人很难理解高敏感人士的感受和观点。 而且,许多人也不知道,这是一种性格特点,它并不像决定晚餐吃什么那样,可以自己选择。

高敏感体质,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?

高敏感体质不是一种短暂的状态,而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, 这意味着高敏感是无法被“克服”的。

然而,虽然你不能改变这个特质本身, 但是你可以更好地适应它,并把它变成你的力量。

1.提高自我认知和学会自我关怀 Baerger和McAdams在1999年的 叙事研究中发现,一个人自我叙述身份的连贯性与更大的幸福感有关。 在这项实验中,所有12名参与者都是因为这项研究才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高敏感体质。 他们说,学习这项特质有益于他们的健康,并越来越能自我接受:
“它会提醒我多照顾自己。” “让我对自己更友善、更尊重,不会对自己太苛刻。” “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这个特点,并感到更自在。” “我现在知道,这一特征是存在的,而且我并不孤单。”
要持续做到这一点,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拥抱自己的特质: • 学习识别你的情绪: 比如不加评判地进行情绪的记录。 • 了解痛苦的时限: 如焦虑、悲伤和不知所措都是暂时的。 • 重新构建过去: 你会认识到,很多“失败”并不是真正的失败,因为作为高敏感体质,你在环境中被过度刺激,没有人被过度刺激时还表现出色。 • 管理自己过度思考的倾向: 你可以使用一些自助CBT工具,当无用的想法出现时,认识、命名并重构它们,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 • 向亲近的人描述高敏感体质的特质: 比如让朋友、同事和家人知道,在嘈杂的环境中,你会感到不适,“如果我中途出去自己呆了一会儿,不用担心”。 • 进行自我关怀的练习: 比如用对待爱的人的方式对待自己;通过自言自语来宽慰自己,比如“紧张的感受都是暂时的”;“没事的”;“都会过去的”;自我同情,不加评判,对自己保持中立。

2.为自己的生活设定边界

• 预留出独处的时间。 • 有意识地选择与谁共度时光。 • 保持自己热爱的日常。 • 避开吵闹的聚会、恐怖电影或令人不安的新闻。 • 进行温和的运动,并给自己在睡前预留平缓刺激的时间。 如果你必须在生活中与人见面,高敏感体质的你可以尽量选择一个低刺激的环境,比如在一个安静、人少、不太新奇、也不太让人感到疲劳的环境。

3.找到属于你的幸福感

Baerger和McAdams研究中的受访者表示, 幸福感的来源大多为:

• 获得充分的独处和停机时间之后;

• 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之后;

• 在工作、生活、社交和业余爱好上找到了平衡点;

• 找到了生活中的意义感;

• 知道何时需要帮助,并以有效的方式请求帮助。

• ……

我们今天的社会,似乎不鼓励人们过于敏感。 虽然高敏感人群可能会遇到很多烦恼,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获得幸福。 高敏感者,同样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茁壮成长。 这些烦恼只是“光明中的黑暗一角”,光明的部分是你富有洞察力、艺术感和开明思想的天性,这些深层情感也意味着你富有同情心、理解力和善意。 你的存在,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

编辑:一颗奥兰治

责编: Aurora,Alwaysfifi

视频来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PR1P_D8zjY

Baerger, D. R., & McAdams, D. P. (1999). Life story coher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psychological well-being. Narrative Inquiry, 9(1), 69–96. https://doi.org/10.1075/ni.9.1.05bae

如何避免咨询变成“防御性子宫”,让来访者顺利“安住”?

为什么我没有被父母好好爱着?|无法提供情感支持的父母

为了保护自己,我开始“分裂” | 聊聊防御机制

为何我这样为爱痴狂?|“恋爱脑”的心理成因

戳 敏感点也没关系~

关键词:

X 关闭

X 关闭